从亚洲糖王到香格里拉之父,这个闽商事业比肩李嘉诚,却为何如此低调?

2017年2月8日15:11闽商在线

  近日,《南洋商报》发布了2016年马来西亚十大富豪榜榜单,香格里拉酒店创始人郭鹤年再次蝉联马来西亚2016年首富。

 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在各大富豪榜上,郭鹤年就一直高居前列,为马来西亚和东南亚首富。70年的基业畅旺,也让他被评价为:永远不会破产的巨人。

  不过,与李嘉诚等耳熟能详的企业家富豪相比,郭鹤年显得异常低调,他个人的名声和财富,并非家喻户晓。但是他的产业,如最大酒店管理集团香格里拉、亚洲最大粮商丰益国际、南华早报集团、北京国贸,却闻名遐迩。

  他一人身兼两王,先是被誉为“亚洲糖王”,后因创办香格里拉酒店,又被誉为“香格里拉之父”、“酒店大王”。从金龙鱼到嘉里中心,再到投身传媒、房地产,他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。

  25岁成“掌门人”

  郭鹤年1923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新山,祖籍福州盖山。其父亲郭钦鉴早在1909年,就从福州“下南洋”来到马来西亚,创办了以经营大米、大豆和糖为主的东升公司,在当地很有名气。

  而在父亲的熏陶下,郭鹤年年纪轻轻就展现出了经商的才华。1947年,自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不久后,郭鹤年便以33333美元起家,在新加坡成立力克务公司,经营商务、船务经纪、杂货业等。

  1948年,郭钦鉴去世。郭鹤年返回马来西亚,在母亲郑格如的建议下,郭家第二代把家族资产联合起来,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,郭鹤年被推举为董事主席,正式成为家族“掌门人”。彼时,郭鹤年25岁。

  虽然接管了家族企业,但郭鹤年在新加坡创立的事业并未就此停滞不前。

  1965年,力克务公司易名为郭兄弟(新加坡)有限公司,拥有的品牌包括“金龙鱼”。

  1974年,郭兄弟集团在中国投资嘉里粮油(中国)有限公司,并在1993年以嘉里公司之名义向新闻集团购入34.9%的南华早报股权,三年后又透过南华早报收购无线电视附属之TVE公司。当然,这些都已是后话。

  “亚洲糖王”与“香格里拉之父”

  郭鹤年喜欢做长久的生意,是用时间换空间的大赢家。他对时势和趋势保持敏感与警觉,注重情报的收集和经营创新。只要机会明确,郭鹤年强调速战速决:“一旦看清楚,马要跑得快。你能看到的,别人也能看得到,要抢在他前面。”

  正是这点,让郭鹤年成为了“亚洲糖王”与“香格里拉之父”。

  垄断亚洲糖业

  1954年,郭鹤年在远赴英伦进行学习和考察。期间,除了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外,他还对期货产生了兴趣,并学会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:糖荒时期,糖价会上升。

  1957年,回到马来西亚的郭鹤年敏锐察觉到食糖越来越走俏。当时的马来西亚没有一家炼糖厂,糖业的市场一片空白。郭鹤年认为,这是一次必须抓住的机遇,他经过两年考察决定全资投入炼糖业,在槟城创立了马来西亚第一所炼糖厂——马来亚糖厂。

  同时,他又看准时机,迅速建立起遍布马来西亚全境的销售网,进行“一体化经营”。但是,郭鹤年并不满足于国内,具备超前投资眼光的他望向了整个亚洲甚至国际糖业市场。不过此时,他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——中国。

  1962年,中国外贸部把中国白糖输入马来西亚,以图控制马来市场。郭鹤年则从印度大量入口白糖应对,并成功击败中国。

  有趣的是,中国方面虽然败给了郭鹤年,但却从此对他另眼相看。中国方面此后通过在香港的商业机构与郭鹤年合作经营食糖生意,并且委任他的集团为中国相机、颜料以及电冰箱在马来西亚的总代理。

  到上世纪70年代初,郭鹤年已经控制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80%的糖业市场,鼎盛时期,郭鹤年甚至控制了国际市场上每年食糖贸易总量的10%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亚洲糖王”。

  “香格里拉之父”是怎样炼成的

  即便盆满钵满,郭鹤年却并未停下脚步,他深谙资本市场的脉络:决不能将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。因此,郭鹤年决定多元化国际化的扩展自身事业,触及各个经营领域。

  七十年代初,借助于亚洲飞速发展的经济市场,郭鹤年再次注意到世界之间来往频繁,这不失为发展旅游业的大好机遇。酒店作为旅游业重要的发展工具之一,极具投资潜能。

  1971年,他投下1亿马币,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合资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华大酒店——香格里拉大酒店,希望能够为观光的顾客营造最为舒适、理想的居住体验。

  香格里拉酒店一战成名,郭鹤年趁热打铁,先后在泰国、香港、斐济、汉城、菲律宾、印尼及中国大陆建设管理近30家大酒店。

  如今,香格里拉集团已成为亚太区最大的酒店集团,香格里拉酒店也为衡量亚洲酒店服务提供了标尺。

  而“香格里拉之父”的赞誉也远超曾经的“亚洲糖王”称号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郭鹤年在酒店方面的一系列投资,都是处在一种经济萧条,经营陷入亏损的状况下完成的。

  郭鹤年并未因现状而退缩,不仅能顺势而行,更能逆流而上。机遇时刻都在,只靠投资者的眼界和决断。

  “我只不过是个商人”

  在马来西亚,许多企业家都和政治扯上关系,“商而优则仕”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。而郭鹤年虽然在马来西亚具有非常高的声望和地位,但却很少参与政治,有人甚至形容他是患上了政治冷感症。

  郭鹤年从来以商人自居,而且只以商人自居。他曾经在多个场合对别人说:“我只不过是个商人。”不过,郭鹤年始终与政商各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。

  “一个人如果懂得判断时政大势和社会趋势,并且能够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,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更加靠近他。”他说。

  公开资料显示,郭鹤年与马来西亚两任首相敦阿都拉萨、胡先翁,以及两任总理拉扎克、侯赛因·奥恩都是校友,还和“新加坡国父”李光耀等政要保持着良好的关系。

  商业上,郭鹤年还曾携手东南亚航运家曹文锦进军航运业,携手印尼商业巨人林绍良进军印尼市场,结盟ADM、中粮进军中国市场等。

  要为中国争口气

  虽然生在马来西亚,但郭鹤年一直以中国人身份自居。

  上世纪80年代初,郭鹤年投资1亿多美元和经贸部合作建设了中国国际贸易中心,现在成为北京乃至世界性的地标性建筑。

  事后他说,“我们投资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,就是想长中国人的志气。做生意,当然要国家发财,国家发展了,我们也跟着中国发展,就是这样。假如没有经济发展的中国,国贸也就是第一期,不会再发展了。这是中国人今天的伟大,中国人的福气。我一直想,3000多年的历史,中华民族没有像今天这么好的日子,也希望将来能更美好。”

  80年代末,很多外商撤资而去,郭鹤年依然逆势加码对中国的投资,成为引领海外华商乃至外商看好中国的标杆旗帜。

  而在筹办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时候,郭鹤年听说北京资金有困难,找到北京市前副市长张百发说:“我很不好意思,有点小意思,有点拿不出手”,随即拿出一张200万美元的支票交给他。张百发提出要办个捐助仪式,做个电视报道,但郭鹤年拒绝了,说“不宣传、不用谢、不报答”。

  如今,郭鹤年的香格里拉系、嘉里系都在中国拥有庞大业务,每年在中国的年营收超过千亿之巨。

  邓小平还把最后一次正式会见海外人士的机会给他,并称赞他:你和我一样,都是引路人。

  郭鹤年的成功之道

  从白糖、酒店、房地产、船务、矿产、保险、银行、传媒到粮油,郭鹤年不仅敢为人先的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,更抓住投资机遇让自己的商业帝国持续向上,缔造了一个商业传奇。

  他也和李嘉诚这些企业家一起,成为了亚洲商界“教父级”的人物。

  郭鹤年曾这样简短总结自己的成功因素:得到相当的教育,能读、能听、能算;能交朋友,能区分好的朋友和不好的朋友;私生活有规律,精力充沛,早睡、早起,每天要比竞争者多干几个小时,而且想得快,做得快。

  2012年 郭鹤年获得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

  2011年,郭鹤年做客央视《对话》,节目中,已87岁高龄的他尽显真诚,侃侃而谈,讲述了自己的商业之路↓↓(视频信息量巨大,强烈建议观看)

  在此,在线君也整理出了部分郭鹤年过去的言行,或许,你可以从中悟出他的成功之道。

  为了好建议,可以不顾自己颜面

  郭鹤年乐于倾听有价值的意见,如果别人的意见更好,即使自己已经有了主见,他也愿意马上改变,而不是维护自己的颜面。

  刚进入酒店业时,一位法国朋友问他,想好叫什么名字了吗?郭鹤年说自己已经想好,并且把想好的名字告诉对方。这位朋友听了他想出的名字以后,毫不客气地回了一句:笨蛋。

  “我吞了一口气。问,假如你是我的话,会取什么名字。他想想说,香格里拉吧。”郭鹤年回忆,“我想了想,说,很好。”

  打大算盘,不打小算盘

  郭鹤年说自己是,“大算盘我会打,但小算盘,我不打,也打不到那么精。”打大算盘,不打小算盘,这也是他的生意经。

  创业初期,他做大米、食糖生意。一些同行把海水掺到货物里找保险公司赔偿,然后想办法把货物处理出来,用保险公司的补贴作为成本,低价和他竞争。眼睁睁看到不少人因此赚大钱,但他宁愿慢一点,亏一点,也坚持正面发展。

  “我那时就有个信念,要看大利益,看长远,只有做得正,才能做得久。”他说:“那些厉害的对手,现在都不见了。”

  时代变了,你要跟着时代变

  郭鹤年曾勉励年轻人,世界上只要一天有太阳、有氧气、有人类,就永远有生意的机会。“但是时代变了,你要跟着时代变,不能到了21世纪还是20世纪的头脑。”

  他还曾给年轻人如何创业及获得成功提了四个建议:

  第一:无论做什么事业,都要敢于冒险,不能东想西想,找到好的项目要抓紧,推动力要大;

  第二,必须有耐心,路程中肯定有困难,要克服掉,他用邓小平勉励大家,要打倒了站起来,再打倒了再站起来,做生意一定要这样;

  第三,成功以后,赚多钱以后要特别小心。几十年前讲失败是成功之母,他本人的经验,成功也是失败之母;

  第四,赚到的钱要回馈给社会一部分,越多越好。

  企业领导人的成功要诀

  郭鹤年认为,企业领导人的成功要诀有三:

  首先是要拥有一批强大及有高度效率的经理人才,并与属下的各级员工密切合作,为公司奋斗;

  其次是要公平及诚实,领导人应以公平及诚实的态度与所有人交往,平时以礼待人,讲究信用,将会建立良好的声誉,一旦面临困境时,将会得到贵人协助;

  最后是领导人必须要拥有坚强的体魄及精神意志,随时为公司的前途尽力奋斗。他特别强调企业家要有使命感。“没有使命感,很快会每天在高尔夫球场出现”。

  生意人要有胆量,敢于冒险

  郭鹤年说,生意人要有胆量,敢于冒险。“每种生意都有危险,如果总是有危险就走开,就什么都不能做。永远是穷人。”

  做看准的生意,郭鹤年胆子大,推动认准的工作,他脾气大。他的小儿子郭孔华曾说:恐怕你没见过比他脾气还大的人。而对有人说无法想像和蔼慈祥的他会是脾气大的人,他则笑咪咪地回应:“所以,外表平和的人,你要小心一点。”

  做事业,郭鹤年雄心壮志,雷厉风行。待人处世,他总是小心慎微,从不争强好胜,斗气讲狠。

  即使富可敌国,郭鹤年依然是低调低调再低调,谦虚谦虚再谦虚。“我们只是一界小商人。”遇到赞美,他总这样回应。

  他说,要用胆量对生意,不要用胆量对人。

新浪首页|365bet赌场官网|新浪闽南|城事|视频|美食|旅游|汽车|健康|教育|同城|微导航